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党员队伍必须过硬。”为激励青年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学‘习’路上 踔厉‘黔'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开展了一场以“红榜典型树,青衿壮志盈”为主题的党员对话活动。
忠魂共筑家国梦 携手传承赤子心
在与党员对话这一活动中,团队小组拜访了一对特别的夫妻。黎玉门爷爷是一位91岁高龄的抗美援朝军人,邹荣书奶奶是一位在党40余年的老党员。两位老人双鬓斑白,却很有活力。黎玉门爷爷在参军时期是一名卫生员,见证了惨烈的平津湖战役和规模巨大、战斗激烈的上甘岭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四处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伤员,想要把战友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退伍后,黎玉门爷爷被分配到贵州遵义防疫队工作。彼时,邹荣书奶奶作为解放后第一批统考生考到贵阳市,后分配到市人民医院。两人相识,白头到老。两位老人在晚年一直心系祖国,心怀感恩,对当代青年人充满期待。在跟宣传团成员交流时,黎玉门爷爷一再感谢成员们来看望他们,他还说到:我们很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他们的正确领导,并且能够不忘前人功劳,保障我们的晚年生活、为人民提供了和平稳定的生活。在交流接近尾声的时候,黎玉门爷爷和邹荣书奶奶还为我们写了赠言:实现梦想,青春万岁。

图为老党员邹荣书为宣传团成员赠言
岁月不催人自老,情怀不旧步犹轻
团队小组此次拜访的老党员是已从电子汽修工厂退休的梁其林同志。古稀之年的他,依旧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当提及党龄与初心,梁其林这位老党员的眼中瞬间闪耀起坚定而炽热的光芒,他满怀深情且无比自豪地说道:“1974 年,我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枚党徽啊,已然陪伴我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悠悠岁月。整整 50 年的党龄,承载着我对党无尽的忠诚与热爱。忆起初心,我永远铭记那个决定性的时刻,那份对党深沉得无法言说的感恩之情。是党,赋予了我人生的方向;是党,让我寻得了为人民服务的无上价值。”而当谈到对新一辈年轻党员的期盼时,梁其林同志不禁动容,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啊,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的党员们,你们要在工作和学习中勇敢地挑起大梁,发挥好带头作用。你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深深地扎根于群众之中,扎实群众基础。要时刻牢记使命,要将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当作一生的追求。”梁其林同志那殷切的期盼、深沉的嘱托,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们年轻党员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展现出老一辈共产党员的伟大光辉形象,激励着我们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永不停歇。

图为老党员为宣传团成员们讲述红花岗的变化
青春献党旗,成长在基层
红花岗区区团委负责党建工作的杨红容同志刚踏入社会不久,面对青年党员的到来,杨红容同志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入党的初心。学生时代的她看到身边的优秀党员奔赴各地基层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任劳任怨。她深深被这种奉己精神所感动,立志要将青春奉献在基层,为党和人民服务一切。在工作过程中她不断强化自身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红花岗工作以来,杨红容深入基层,为区团委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为提高对遵义的关注度,区团委的工作人员们积极创新,用当下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采取花车游行、“小豆腐”节、红色city walk等。“去年过年的时候花车游行非常热闹,有各种不同的花车,花车里面还有汉服方阵、街舞方阵等非常丰富。”杨红容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她表示她们会继续依托红花岗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地理优势助推形成覆盖更加全面、布局更加合理、内涵更加丰富的红色旅游供给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杨红容分享如何把红花岗的红色资源传播出去
走进群众,克己奉公
最后拜访的一位党员是遵义市红花岗区长征街道办事处团工委专职副书记田娜娜同志。她告诉我们,她在大学期间对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同志们表示钦佩与崇拜,坚定了她的理想信念,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就个人在贵州的支教经历告知青年党员同志们要敢于吃苦,深入群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要与群众同坐一张板凳,同喝一杯茶,我们做一切工作都不能脱离群众。”当提到红花岗区的红色底蕴非常丰厚,但存在群众自发宣传意识薄弱的问题。她强调要加强对群众主体意识的培养,让红花岗区的每一个人都自觉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她表示新时代自己很荣幸生在中国,更有幸加入中国共产党。未来,无论自己身处何处,身兼何职,都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图为田娜娜同志与团队成员分享她在贵州支教的故事
他们每一个人,虽生在不同年代、处在不同领域,却拥有着共同的名字叫党员,始终以身作则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而我们每一位青年,更要清醒认识到肩上的责任与重担,握紧强国建设的“接力棒”,当好民族复兴的“接班人”。